國家高度重視醫療大數據技術產業發展,提出實施國家大數據戰略,要堅持以人民為中心的發展思想,運用大數據促進保障和改善民生,推進“互聯網+醫療”等,讓百姓少跑腿、數據多跑路,不斷提升公共服務均等化、普惠化、便捷化水平。目前,我國醫療行業*機構、科研院所、高校、醫院和企業正在展開深度合作,醫療領域大數據逐漸“跑起來”,相關研究與應用進入蓬勃發展的新的歷史時*。
2018年1月23日,國家食品藥品監督管理總局藥品評價中心暨國家藥品不良反應監測中心(以下簡稱:國家藥品不良反應監測中心)與重慶醫科大學簽署了“藥械安全大數據”戰略合作協議。雙方宣布就“藥械安全大數據為基礎的學科建設、相關研究、平臺建設、應用發展等事宜”全面展開戰略合作,將結合重慶醫科大學二級學院即“重慶醫科大學醫渡云醫學數據研究院”的技術實踐能力共同編撰教材、設置課程,以大數據、人工智能等新技術革新藥械警戒為學科特色,培養相關高水平人才,為中國建立藥械警戒的梯隊人才儲備。
【國家藥品不良反應監測中心辦公室主任李馨齡、宋海波博士,重慶醫科大學副校長楊竹、雷寒教授,重慶市藥品不良反應監測中心主任唐曉紅等出席簽約儀式】
李馨齡主任高度肯定了此次合作的重要意義,他指出,與重慶醫科大學的合作是國家藥品不良反應監測中心第一次嘗試和醫科大學的深度合作,是一次強強聯合,必將充分發揮雙方優勢,有力推進藥械安全大數據相關研究和應用。他表示,國家藥品不良反應監測中心將依托于醫科大學區域醫療數據平臺及醫學大數據研究院的人工智能、大數據技術支撐,將針對特定區域、特定藥品、特殊人群的藥械安全、藥械評價等方面開展深入研究合作,有效推動中國藥品上市后的風險監控相關研究。
楊竹副校長在主持簽約儀式時表示,非常感謝國家藥品不良反應監測中心對重慶醫科大學的信任,將舉全校之力配合做好工作,確保取得預*成效。
未來,雙方將繼續發揮各自優勢,緊緊依靠國家藥品不良反應監測哨點這一平臺,充分借助醫學大數據研究院的技術支持,開展更多藥品不良反應的深入研究。同時,將進一步推動藥械安全大數據在中國的發展和應用,以藥械全生命周*的真實世界臨床數據為核心,努力構建全球領先的藥械安全大數據平臺,為藥械安全性評價及臨床安全用藥用械提供更加精準的數據支持,為切實有效提升醫藥主管部門監管能力、維護國民用藥安全提供強有力的技術保障。推動醫藥安全大數據技術真正在保障和改善民生上“大有作為”,實現我們的“健康中國夢”。